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 第11章

作者:林小酒 标签: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轻松 穿越重生

  和好的面擀成比饺子皮略厚的面片,面皮上洒干粉叠起来,用小的模具凿出一片片梅花。

  把面片入锅中煮熟捞出,盛入清鸡汤。鸡汤清甜,梅花微苦,两种口味交织非常特别,果真是吃过再忘不了梅。

  美食最能抚慰人心,宁澜慢慢喝着汤,不时撕了鸡肉喂给小九儿。

  初二初三家家户户走亲戚,宁澜坐在院中烤着火看路上迎来送往的人,一拨一拨的,好不热闹。

  “宁澜,”原以为这热闹是别人的,没想到宁澜家门口站了个好生面善的人。

  “小舅舅,”宁澜好一会儿才从记忆里扒拉出这人是谁,顿觉有点儿惊喜。

  小可怜母亲是隔壁罗家村的,闺名叫罗慧,来人正是罗慧唯一的弟弟罗杰。

  当初宁罗两家定亲之后,往来是没有断过的,罗家在村里名声很好,罗阿爷为人宽厚,教导出来两个孩子性格也都随他。

  罗家地多,当时在罗家村是过的好的,宁爷爷宁奶奶挑中这个儿媳妇也是抱着罗家能伸手帮忙的想法,罗家则是单纯的想给女儿找个能靠得住的。

  小可怜父亲名声好,宁家从镇里回来表面功夫做的也到位,罗家才放心把女儿嫁了过来。后来的事罗家也打碎牙认了,小可怜一家被分出来后,他们暗地里没少帮衬。

  小可怜父母都去后,罗家的人来看小可怜,被宁二叔骂不安好心,说罗家想断他大哥家唯一的香火,罗家人没见着小可怜的面,就气走了。

  小可怜在宁二叔家过的不好,想偷偷跑去罗家村找外祖和舅舅,被宁二叔发现了就是一顿打。

  谁能想到,小可怜在宁二叔家多年,竟没和罗家的人再见过一面。

  宁二婶经常在小可怜面前骂罗家人,小可怜是不信的,他后来不想再去找罗家人,也是不想阿爷看到他过的不好的样子。

  “应是宁澜去阿爷家看望的,倒叫舅舅亲自过来了,”宁澜忙上前迎接,都怪他这几个月光忙着赚钱了,下意识没想过要去麻烦这门亲戚。

  “怎么这么瘦,”罗舅舅看到宁澜现在的样子,脸上没有一点肉,胳膊细的一掐就能折似的,有些难受。

  罗家后来没有再来,实实在在是被宁二叔一家气着了。宁二叔和宁爷爷去罗家族里闹过一顿,一顶断他人香火的帽子扣下去,当时罗家该嫁娶的小辈婚事都作了难,罗家就不敢再来了。

  最近罗杰听闻宁澜自立门户了,和爹娘商议过,才敢过来看看。

  “没事儿,正吃药调着呢,舅舅不用担心,”宁澜把罗杰迎进屋中,倒水拿点心,,“阿爷阿奶身体还好吗?”

  “还好,就是惦记你,”罗杰打量周围,这房子住人实在是勉强了,“要不是...要不是这两日亲戚都要走动,爹娘也要跟我过来的。”

  “不敢叫阿爷阿奶亲自过来,改日我备了礼去看望。”

  说这话宁澜又张罗了两三样吃食,和罗舅舅边吃边聊家常。

  “随便整个菜就行了,弄这么多浪费,你一个人过日子也得省着点儿,”罗舅舅看着盘子里的肉,苦口婆心劝导宁澜。

  “我们难得见面,”宁澜给罗舅舅夹菜,“舅舅尝尝我的手艺。”

  “真不错,一晃眼你都长这么大了,你阿爷阿奶见了你一定高兴。”

  “表弟表妹都怎么样了?”

  “你表弟读书不错,明年要下场了,原来只想让他认个字,谁知道竟一直读下去了,你表妹也大了,再过两年就能说亲了。”

  罗家地多,一家子都是勤奋的,但要供养一个读书人还是拮据了些,不过也能过的下去。

  “表弟表妹现在长的估计我见了也认不出来了,舅舅,表弟表妹喜欢什么,等开市了我去买了给送过去。”

  “傻孩子,哪里用你买什么东西,你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。”

  “舅舅莫要小看我,年前我卖草药和糕点得来了一些钱。”

  罗舅舅笑笑,并不当真,也不会去打击孩子,他临走时还要给宁澜塞些钱,宁澜拒绝了。

  宁澜把张九如拿过来的东西分了一大半给罗杰,罗杰看这些东西价格都不便宜,便信了宁澜日说他过的好的话,就收下放心地走了。

  初四要准备果品,焚香请灶神;清扫年货,把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做成大杂烩,就是这里说的“吃折罗”。

  初五更忙了,因为这天又称“破五节”,黎明就要起床,放鞭炮,把妖魔鬼怪和一切不吉利的都轰出去;打扫卫生,送五穷,迎财神;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,奇怪的是,这里女人初五是不允许出门的。

  初五和初一那天一样,村里鞭炮声霹雳吧啦的响,如果是在镇上会更热闹,商铺也是选在这天开市,开市必是要准备牲口甜酒,敲锣燃竹的。

  总之这几日不断了热闹,只有宁澜一个人悠悠闲闲的。

  初四初五下了两天的雪,宁澜买了十来个大坛子,去后山收集了干净的雪水,埋在院子里。他还专门把梅花上的雪扫到了一个坛子里,作上记号,不知道几年后开封能不能保留梅花的幽香。

  过完初五年味儿就淡了,人们也都开始为生计忙碌起来,宁澜摸摸脸颊上的肉,打算去镇上找个工做。

第14章

  宁澜拖延症犯了,在家又窝了两天才把自己收拾利落了出门找工做。

  天气还冷着,孙爷爷没出门赶车,宁澜走到大路上搭了别村的牛车。这时候坐车的人少,一趟车要 3 文钱。

  和车上的人闲聊,宁澜才知道,各村子里在镇上做工的人很少,主要因为现在田间劳作以人力为主,再加上农闲时有傜役要服,一年下来根本没有多少空着的时间。

  到了镇上,宁澜先在城门口告示墙上浏览了各色信息,除了官府刚颁布的新规,大部分都是官府张贴出来招临时工的,多是苦力活,宁澜不想与官府打交道,也就不考虑了。

  宁澜便各家商铺挨个问过去,小商铺自家人足够了,大的商铺见不着管事的就被轰出来了。

  宁澜正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,扭头看见一家酒楼后门有人送了菜过去,管事的正出来结算工钱,忙上前等在一边,等人忙完了才问道:“劳驾,请问这里招工吗?”

  那管事的最近确实想招一个跑腿的,于是问道,“小哥多大了?哪里人氏?”

  “今年 16,家是洞溪村的,”宁澜尽量让自己不那么慌,这还是他头一次找工作。

  “看着是个伶俐的,可有人能作保?”

  “啊,作保?”宁澜被问的呆愣了片刻。

  管事的失笑,这会儿店里有人进来,便把宁澜打发走了。

  宁澜又问过几家店铺,才大概了解了,一般商铺里招工要么熟人介绍,要么需要有点儿头脸的人作保。

  这时不像现代人人有身份证,名帖是只有做官的才有的东西,所以各商铺招人都是小心的不能再小心。

  而像掌柜、管家这些职位,都是一代一代传下去,不会轻易给外人的,当然也都是和主家签了卖身契的。

  宁澜有点儿失落,但时代背景不同。其实普通人也是有族里或者村里开的书信能证明身份的,只是人家商铺老板不愿意跑个几十里地去证实,太麻烦了。

  宁澜这一刻才真正的理解了老白姓为什么把土地看的那么重了。那他日后怎么办呢?难道回去开荒吗?开荒种什么呢?开二十亩荒地才收一亩地的税,可想而知开荒没有那么容易。

  开荒要烧荒除草、平田整地、改善土壤,这些都不是一个人、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。买地?他现在手里只有三两银子,一亩地的零头都不够。

  总不能闲着吧,天寒地冻,上山采药最起码到五月份了,还有三个月的时间,也不能等着坐吃山空。

  宁澜无意识地走到了卖吃食的街道,被散发的各种香味激的肚子咕咕叫,随手买了个包子慢慢在吃食街晃悠,两圈下来,突然发现竟没见着有人卖梅花料理的,顿时醍醐灌顶,对,梅花,他可以卖梅花汤饼呀。

  宁澜顾不上别的,赶紧往家走,走了几步才冷静下来,梅花汤饼要用鸡汤,自己吃可以用粗面做,若是卖的话得用白面做出来的才好看,这样下来一碗汤饼最低得卖个 20 几文,摆小吃摊卖还是太贵了。

  梅花汤饼暂时是卖不成了,倒可以卖梅花粥。

  年后米价上涨,一斤米要 20 文,能煮出 16 碗左右浓稠的粥,卖两文一碗也是有的赚的。可有梅花做噱头,宁澜还是决定卖三文一碗,每碗粥搭一份自制的小菜,这样也还算公道。

  想清楚了宁澜也就不急了,他说了要去看阿公和阿奶,于是去买了些两匹布并一些吃食,又买了两朵小女儿家戴的簪花去罗家村。

  罗家村地势低洼,路不好走,宁澜一路打听,总算是找到了阿公家。到了门口宁澜竟有些近乡情怯,隔着院墙问道,“家里有人吗?”

  罗杰在屋里隐隐听见有人叫门,开门就看见了宁澜,“宁澜快进来,爹娘,是宁澜来了。”

  宁澜这才敢进来,“舅舅,我来看看你们。”

  罗杰一家的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,院中还有一牲口棚,养着一头牛。

  “宁澜,我的好外孙,”这时宁澜的阿爷和阿奶也从屋里出来。阿奶见着宁澜,搂着看了好一会儿,没忍住泪,“我外孙受苦了。”

  “娘,外边冷,进屋说吧,”这时宁澜的舅妈出面把人都劝进屋里了。

  “都是我不好,应该早点儿来看阿爷阿奶的,”进了屋宁澜也任由阿奶搂着,慢慢安抚,“以后我常来,阿奶可不要嫌烦。”

  “别哭了,宁澜来是好事儿,罗杰家的,你去买些肉,中午炖肉吃,”宁澜阿爷难掩的开心,“把明远和明芳也叫过来,让他们来认认表哥。”

  罗舅妈应声道,“哎,我这就去。”

  “舅妈,我买的有肉,”宁澜忙把人叫住了,“表弟表妹如果有事,我等着就是了,这一时片刻的我也不走。”

  “他俩能有什么事,明远在屋里读书呢,一读书就和聋了一样,明芳在隔壁玩呢,”罗舅妈说话柔柔的,叫人一听就生出些亲切来。

  “你说你来就来,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,”阿爷心疼外孙不容易,“你阿爷阿奶不缺东西,以后可不许买了。”

  午饭一大桌子人热热闹闹的围在一起,罗明远性子爽朗,“表哥,恭喜你开始了新生活,我敬你一杯。”

  罗明芳有些害羞,十二岁的小姑娘眉眼标志,脸盘圆圆的,很有福相,“我也敬表哥一杯,多谢表哥送我的花。”

  “好,好,以后你们兄妹三人一定要互相照应,”兄友弟恭,罗阿爷看着高兴就多喝了两杯,话也多了起来。

  宁澜喝了酒有些发晕,是罗舅舅架着牛车把他送回了家安置好。

  宁澜睡醒半倚着床头不像动弹,手边突然触到一个凉凉的东西,拿起来一瞧竟是一两银子,顿时眼眶发热。

  ......

  次日宁澜吃完饭就背上竹筐去后山采梅花,小九儿吃饱了正翘着腿舔毛,见宁澜又要出去忙跳进了他的背篓中。

  腊梅花还有一个多月的花期,宁澜捡着盛开花朵的摘了,花苞还留在枝桠上。

  回到家他把梅花清洗了晾着,新鲜梅花也是能用的,晒干的则能保存更长时间。

  宁澜又把家中的萝卜去皮切片,用盐杀出水,挤干漂洗干净;茱萸捣碎制成茱萸油,再过滤去掉茱萸碎只用红油和萝卜片拌匀;水、米醋、糖、盐煮沸后放凉,和萝卜片一起倒进坛子中,每天用干净的筷子搅拌均匀入味,7 天左右就可以吃了。

  宁澜又花了四百文做了辆独轮车和两个木桶,木桶外边配了藤套,藤套和桶之间可以放入旧衣物、棉垫子保暖。

  只是不管怎么保暖,在洞溪村做好粥去镇上还是会凉的。思来想去宁澜借了平安医馆的小厨房,这样他每天早起大半个时辰到孙大夫那里把粥煮好就可以,独轮车也不用推来推去。

  一切准备就绪,这日宁澜就摸着黑出发了,好在他这路已经走熟了,有火把照着,不算难走。村里的牛车不会这么早,宁澜走到大路上才拦了一辆车去镇上。

  到了平安医馆,宁澜先把梅花煮水,梅花煮熟了颜色不好看,所以他只用煮透的梅花水熬粥。

  粥煮开只要小火慢熬就行了,宁澜坐在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添着柴,红红的火光映出他渐渐长开的眉眼。

  “好香啊,”天微微发亮,医馆中的医童小路也起了,小路是孙大夫收的徒弟,才 12 岁,正揉着惺忪的睡眼。

  “快来小路,我熬的梅花粥你趁热吃一碗,”粥熬的差不多了,宁澜盛出两碗粥,又夹出一碟腌萝卜,同路远一起吃,剩下的粥盖着盖子用余火继续焖着。

  “好喝,”粥熬足了火候 ,米粒儿和梅花水融到一起,米香和梅花香也融到了一起。腌萝卜酸甜微辣,色泽光亮,勾着人的食欲。

  路远喝完一碗粥意犹未尽,宁澜看在眼里拿过碗又给他盛了一碗,再留出给孙大夫的,就推着两桶粥去街上卖了。

  太阳将出未出,街上行人断断续续多了起来,有赶着上工的,有出来买菜的,也有替主家买吃食的。

  宁澜找了一个卖包子的摊儿挨着,光卖粥还是太单薄了,和主食搭配着应该好卖一些,卖包子的摊主看清宁澜卖的和他没冲突也没说什么。

  街上叫卖声此起彼伏,宁澜也跟着吆喝,“梅花粥,热腾腾的梅花粥。”

  其实不用宁澜叫喊,他摊子上的香味儿已经吸引了不少人来看。

上一篇:穿越夫郎有点甜
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