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缨问鼎 第91章

作者:捂脸大笑 标签: 强强 穿越重生

“二百余匹,剩下都死在了乱战之中。那些受伤折了腿的,我们也未曾带回来。”弈延答道。

“那敌人的脑袋呢?”梁峰又问。

弈延眨了眨眼睛,主公不是嫌弃人头容易传染恶疫吗?怎么又提到人头了?

“也都留在了谷中。”

“很好。”梁峰微微颔首,“你先去洗漱包扎,好好休息。明日一早,我们去高都走一趟。”

仗打完了,剩下的,就是利益分配问题。这仗,梁府可不能白打了!

整整一宿,郭郊都未曾睡踏实过。几次梦中惊醒,无不是乱兵攻上墙头,在府城中烧杀抢掠的可怕景象。昨天那场攻防战,实在是吓破了他的胆子。谁能想到,敌人竟然可怖如斯,就连吴陵那样的宿将也束手无策!

如今吴陵手下亲兵又折了大半,派去墙头助战的青壮也损失惨重。若是敌人再这么来一次,他们还能守住县府吗?而且那伙匈奴乱兵为何会转身离去?一天过去了,也没见到左部匈奴派兵来援啊,难道他们在暗中打算什么?

种种想法,搞得郭郊头都痛了。原先当不上县令的时候垂涎三尺,现在当上了,才晓得这种要冲地带的县官,实在不是个好差事!

“来人,给我端杯清茶……”也没喝酪浆的兴致了,郭郊揉着额头吩咐道。

谁料茶还没到,一个极为眼熟的身影便冲了进来:“明公!明公大喜啊!”

郭郊愣了一下:“你,你不是到梁府送信去了吗?怎么现在便回来了?!”

那信使膝行两步,激动无比的说道:“明公,你有所不知,小的正是从梁府过来的!听闻高都被围,梁侯居然派出部曲,诱开了乱兵,解了高都之危,又一举歼灭了那伙贼寇啊!”

“什么?!”郭郊惊得站起身来,“梁丰派兵剿灭了贼寇?他,他府上哪有那么多部曲!”

“这个小的也不知,不过梁侯亲自到了高都,想见见明公……”信使赶忙道。

“你这个废物,怎么不早说?!人在哪里?!”郭郊大声道。

“就,就在城下。被吴校尉的人拦住了……”

“哎呀!快,快去备车……不,牵马来!我亲自去看看!”郭郊一撩袍摆,大步跑了出去。

到了城门下,亲自确认了梁府的车架和随从,以及方圆数里内都没敌人的影子,郭郊才让守城兵打开了城门。一辆轻车吱吱呀呀驶进城来,像是看到了郭郊的身影,车帘一挑,梁峰直接下了车,笑着走上前来:“未曾想明公亲自出迎。”

“哪里哪里!”郭郊连忙道,“都是这些兵卒不识你的车架,害你在城外久候……”

梁峰微微一笑:“战时嘛,自当如此。也多亏明公派人送信,我才知乱兵一事。”

听梁峰这么说,郭郊赶忙问道:“我听人说,那伙乱兵被梁府部曲剿了?!”

“正是如此。”梁峰笑笑,“今次前来府城,便是为了告诉明公此事。”

“这,这可是四五百匈奴骑兵啊!怎,怎么会……”郭郊话都说不利落了,这仗到底怎么打的?可是面前这人真的不是那种言之无信的人啊!

“不如到县府再谈?”梁峰道。

“啊!”郭郊这才醒悟,站在城门口聊天实在太不成样子,连忙道:“子熙说的有理,快快上车,里面请。”

把梁峰送上了车,郭郊又犹豫了一下,叫人去唤吴陵。事关重大,当然不能他一人说了算。

不大会儿,贵客就坐在了席间。酪浆奉上,茶点摆好,郭郊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子熙,那伙乱兵……”

“前日蒙明公传信,我思索良久,高都和梁府互为唇齿,自然不能袖手旁观。便派了府中部曲,前去剿匪。幸得乱兵鲁莽,中了埋伏,才让部曲得了全功……”

“什么?你家部曲究竟有多少人,竟然能全歼乱兵?!”一个粗粝声音从廊外传来,吴陵铁青着脸,大步冲进了客厅。然而当看清楚梁峰那副尊容,一肚子粗话又憋在了肚里,这便是传说中的梁府佛子?还真他娘不负盛名……

看到这个呆立在门口,膀子上缠着厚厚绷带的军汉,梁峰微微一笑:“这位就是吴校尉吧?高都多亏有你把守。若是高都有失,再说什么可都迟了。”

郭郊也赶忙说道:“就是,吴校尉,快来这边坐。先听听子熙怎么说……”

见了美人,又被带了顶高帽子,再怎样的火气也消了大半,吴陵干咳一声,在侧席落座。看到吴陵面上略显尴尬的表情,梁峰在心底一笑,继续说道:“其实这一战,也是取巧。只是趁乱兵攻城之际,截断了对方粮道,迫使其回援,然后半道伏击而已。若是没有高都牵制,没有吴校尉耗尽这伙贼寇的体力,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易剿了乱军。”

这话立刻让吴陵心中仅剩的火气也消了个干净,不由再次问道:“真的缴灭了乱军?”

“自然是真的。”梁峰笑笑,“尸首还在战场扔着,若是校尉不信,自可派人取了人头验看。”

郭郊一听这话,立刻惊呼一声:“还有尸首!这……”

这可是大功一件啊!哪怕损兵数百,也值了!吴陵哪会听不懂话里意思,眼睛不由也亮了起来:“梁……梁侯此话可当真?”

“当真。”梁峰笑笑,“不过这些,乃是末节。经此一役,我心中实在有些担忧,才会前来高都,找两位相谈。”

啊!郭郊和吴陵都不是蠢人,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。不说战场在哪里,先说“担忧”,恐怕才是这位梁侯前来高都的本意。

郭郊犹豫了一下,便开口问道:“不知子熙,担忧何事呢?”

第71章 得偿

梁峰敛起笑容, 轻声一叹:“自然是担忧梁府和高都的安危。两地不过半日路程, 可谓唇齿相依。若是再碰上这样的事情, 如何是好?这次虽说侥幸得胜,但是梁府也折损了不少人马,再来一次, 怕是我也无力驰援高都了。”

听到这话,郭郊不由干咳一声:“这次梁侯确实劳苦功高。只是高都城墙低矮,人丁凋零,下官实在也不知该如何是好……”

“所以我才前来面见明公啊。”梁峰肃容道,“乱兵过境, 毁了不少村寨。流离失所的百姓暂且不说, 那些地可就平白空了下来。如今洛阳正值乱战, 不如开通太行径,从司州收拢些流民, 充实乡里。到时候不论是重新修整城墙, 还是开垦田地, 不都有了依仗?”

“什么?可, 可是高都贫瘠,实在无力收容流民啊!”郭郊完全没料到梁丰说的竟然会是这个,不由吃了一惊。豪门大户收些流民,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,但是让县府自己收容流民,他哪来的钱啊!

“其实收容流民花费并不太多。冬日可以让他们翻耕土地,修理城墙,等到开春就能耕种。几月下来,恐怕非但能够自给自足,还能缴税纳粮,岂不是一项善政?”梁峰继续劝诱道。

“这……这恐怕不妥。”虽然听起来挺动人,但是郭郊算了算县府的老底,还是苦逼的摇了摇头。收拢流民太费钱粮,就算把老底抖光了,他也养不起那么多人啊!

“那若是能从军中取些粮草呢?如今吴校尉手下也缺了几百张吃饭的口,不若用这些军饷收拢流民?”梁峰话锋一转,把问题抛给了吴陵。

这下莫说是郭郊,就连吴陵都吃了一惊:“军饷怎么能轻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