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侯 第467章

作者:来自远方 标签: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

“对。”窦太后颔首道,“我之前同你说过,你要学我,但不能像我。如今的天子不是太宗皇帝,更不是先帝。他年轻有决断,好霸道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他会成为明君,然明君之心必冷。”

“明君之心?”

“不要用常情来衡量他,不要单纯视他为夫。切记,他是皇帝,是掌握天下人生死的君王!”

“大母,娇明白。”

“明白就好。”窦太后放缓声音,“你至今无子,未必真是坏事。诸侯王不闹事,没了淮南王一类的人,窦、陈两家难免显眼。在天子面前你要示弱,但不能是懦弱。如此,无人能动你的位置,可明白我的意思?”

“娇明白。”

“后-宫之中,许良人性情温和,也有几分聪敏,如今诞下天子长女,该升一升位份。”窦太后话锋一转,又提起后-宫之事,“永巷中三个有孕的家人子,两人父兄有爵,比同当初的许良人。至于那个下家人子,暂为少使。”

“诺。”

“王娡如今老实,待我去后,宫内必定会起风雨。”窦太后沉声道,“一个孝字就是她最大的依仗。你不能明着同她为难,也不能直接找上天子,要让自己不吃亏,行事必须聪明,也得谨慎。”

“大母放心,我会小心。”

“嗯。”窦太后点点头,“今夜莫要留在长乐宫。回椒房殿,见到天子,告诉他明日朝会后来我宫中,我有事同他说。”

“五铢钱?”陈娇下意识道。

“对。”窦太后笑道,“趁我还清醒,为天子扛过压力,让天子记得一分好,于你、于窦、陈两家,今后就多一分保障。”

“大母病中还要劳神,是娇无用。”

“我的娇娇从不妄自菲薄。”窦太后将陈娇揽入怀中,轻轻摩挲着她的发,低声道,“娇娇,我未必能护你多久。真到那一天,别害怕,多同天子哭一哭。心肠再硬,终究是一起长大的少年夫妻。”

“大母……”陈娇伏在窦太后怀中,握住窦太后的衣袖,许久没有松手。

当夜,陈娇回到椒房殿,向刘彻转述窦太后之言。

翌日朝会后,刘彻摆驾长乐宫。

关起殿门,祖孙倆谈了许久。走出殿门时,随侍的宦者不小心看到,天子眼圈泛着明显的红。

未几,天子发下诏书,正式收回郡国铸币权,严令将私铸钱币运往长安销毁。同时废除推行不久的三铢钱,改铸五铢钱,通行全国。

朝中置水衡都尉,下设五丞,钟官、辨铜、技巧三属官专掌铸钱。

此诏既下,凡天下钱必五铢,敢私铸铜钱,必罚以重罪。

诏令下得突然,朝中难免有异议。但天子决心坚定,且有太皇太后鼎力支持,哪怕反对者中不乏宗室,同样被轻松压下去。

本该引发一场波澜的政令,在窦太后的帮助下,畅通无阻地颁发下去。

赵嘉率部回到长安时,城北市中流通的钱币,俱为官制五铢。

因钱有围边,且枚枚足量,私铸成本不低,剪边又会被轻易发现,使得商家百姓只愿收新钱。即使有诸侯王私匿旧钱,也无法使用,更无法借机牟取利益。一旦事发,还会被刘彻牢牢记上一笔,甚至直接问罪。

私铸之风逐渐被压下,新钱很快通行各郡县。

新钱发行时,远在封国的淮南王接到圣旨,明言有人告发他谋逆,要他到长安自辩。

接到圣旨,刘安再是心机深沉,也禁不住脸色发白。

抗旨不遵绝不可能,以当今天子的脾气,如果他敢抗旨,下次来的就不是宣旨的官员,而是披坚执锐的军队。

若是去长安……心中没鬼自然不惧,问题是刘安确有谋逆之心,虽然慑于朝廷兵力,行动和心思都愈发隐秘,但知情的心腹确有不少,这让他难免惴惴,看向属官的目光都带着怀疑。

究竟是谁出卖了他?

他不是刘陵,对中尉宁成有极深的了解。若无真凭实据,这个严酷不下郅都的酷吏,绝不会请下明旨!

想起郅都任中尉时,主审前临江王一案,刘安一阵头皮发麻。

他不认为自己会有刘荣的运气。

这一去,怕是会凶多吉少。

郅都,宁成,一样身为酷吏,一样喜好找诸侯王和贵人的麻烦。

想到两人同自济南升迁,刘安不禁苦中作乐,难道是当地的风水问题?下一任中尉会不会再出济南?

圣旨既下,淮南王再不情愿,也得乖乖收拾行囊,随来者前往长安。

因刘陵被拘押,他未能得到确切消息,并不知晓事情是由王太后设计,宁成和刘彻不过顺水推舟,一路都在怀疑是哪里行事不周,又是哪个属官和门客背叛了自己。

直至抵达长安,被“请”进中尉府,见到连吃一个月“特定膳食”,脸颊瘦得凹陷的刘陵,刘安方才有所顿悟,看向女儿的目光像带着刀子,再未有半点慈爱,恨不能置之于死地。

淮南王在中尉府时,南归的四营也返回林苑。

未来得及休息,赵嘉和魏悦等人就见到宫中来人,宣天子谕,召其未央宫觐见。

☆、第221章 第两百二十一章

日落月升, 星辉漫天。

一阵夜风卷过石阶,提灯宦者匆匆行过, 袖摆衣袂飒飒作响。

未央宫内灯火通明。

宣室内,数盏青铜灯并排而立,并有三盏靠矮几摆放,将室内照得亮如白昼。

刘彻对案独坐, 面前堆有十数卷简牍。随手展开一卷,是河东郡奏报,今岁郡内大旱, 旱后生蝗,啃食庄稼草木,今岁恐将颗粒无收。

“县乡多饥民, 里聚尽饿殍。叟妪自绝于食,童子骨瘦如柴,壮丁聚为盗,妇幼相携于路。短短半月, 飞蝗漫天, 灾况愈烈。臣河东郡守,伏请陛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