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侯 第374章

作者:来自远方 标签: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

随着日头高升,第一批军伍跑完十圈,轻松回营。短暂休整之后,往伙夫处领取饭食。粟粥、包子和蒸饼管够,每人另有一条猪肋,半只熏鸡和半只咸蛋。

这样的待遇止于前五百名。

后至者仅能分得一样,最后五百名半样都得不着,唯有就着热汤啃蒸饼,闻着炙肉和熏鸡的香味,看旁人吃得畅快。

技不如人,没什么好抱怨。

不想继续这种状况,必须不断提升自己。跑不进前五百,至少不能落在最后。

窦良等人耗尽力气,连跑带走,终于完成早操。若非意志支撑,在迈过营门的那一刻,有一个算一个,都会瘫软在地。

等他们缓过气来,四营军伍皆用过膳食,正抓紧时间歇息,并活动手脚,为接下来的操练做准备。

在抵达军营之前,二十多人都用过饭。只是十圈跑完,体力消耗太大,要继续完成训练,必须补充些食水。

“粟粥和包子没了,只有蒸饼。”

窦良等人此刻都是遍身尘土,满面汗水,丝毫不见入营时的骄矜尊贵。

伙夫收起蒸笼,提来藤筐,掀开盖在上面的细布,满满都是巴掌大的发面饼。配菜不要想,肉汤也没有,热水倒是不缺。

换做往日,这样简陋的饭食,众人根本不会看在眼里。

无奈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

曹时不会对他们客气,如果不尽快补充食水,等到下次操练开始,他们就只能饿着肚子。

王须最先上前,从筐中取出三张麦饼。一口咬下去,表情中闪过意外之色。原来饼中竟有馅料,味道极是不错。

窦良、陈蟜和刘进先后上前,取来的蒸饼同样有馅,而且都是羊肉。灌贤一口气吃下五张,未知是腹中饥饿,还是伙夫厨艺确实不凡,只觉得味道更胜于府中。

筐中蒸饼被一扫而空,纨绔们发现,仅有一半夹着馅料,余下都是寻常的发面饼,仅能填饱肚子,并无多少滋味。

伙夫提起藤筐,表示这就是军中的规矩,想要吃好的就得去拼,去抢!慢悠悠不可取,唯有拼出狠劲,才是军伍该有的样子。

伙夫离开后,有的纨绔口中抱怨,面现怒色;有的却是沉默下来,陷入沉思之中。

没给他们多少时间,尖锐的哨音骤然响起。

校场中的军伍快速列队,二十多名纨绔暂未归入任何一营,仅能尴尬的站在一旁。

在来之前,家中父兄已为他们择好新营。可安排再好,架不住营中自有规矩,进了营门,谁的面子都不管用,一切要凭实力说话。

如果他们放弃早操,没有跑完十圈,此刻早被撵回城内,休想再踏入军营半步。

身为列侯,曹时背景够硬,有足够的底气和长安贵人们掰腕子。加上羽林骑校尉,有天子为后盾,谁想找他麻烦,势必要掂量一下。

众人列队完毕,四营校尉亲自带队,前往设有各项器械的训练场。

依照先前制定的规则,四营两两比拼,以胜出的军伍数量排定名次,其后再做更换。

窦良等人暂未归入新营,以他们表现出的实力,别说是边军,羽林骑都能轻松碾压。

按照后世的说法,这些横行长安的纨绔,进入军营之后,角色立刻发生转换,皆处于食物链最底端,想翻身绝不容易。

纨绔归纨绔,身为长安贵人子弟,自幼就要学习弓马,有部分射术很是不错。看到架起的木楼和箭靶,暗中摩拳擦掌,似有争强之意。

赵嘉一直在观察几人,见状微微一笑。

想让这些高门公子严守规矩,继而脱胎换骨,成为曹时口中合格的纨绔,不能有半点客气,必须进行全方位无差别打击,彻彻底底收拾一回。

“阿青,破奴,阿信,阿敖,都过来!”

站在训练场旁,赵嘉唤来卫青几个,指着不远处的窦良等人,道:“稍后训练开始,你们做他们的对手。”

几名少年抱拳应诺,到小吏处换上箭壶,站到窦良等人身边。

看到犹带青涩的卫青等人,一干纨绔的脸色变了几变。

这就是他们的对手?

未免太看不起人!

殊不知,这几个面相稚嫩的少年很快就会教他们做人。一场比试下来,效果“好”到空前绝后,甚至让他们开始怀疑人生。

☆、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

赵信检查过箭壶, 将长刀背负在身上。扫一眼不远处的长安纨绔,轻轻拍了一下卫青的后背, 又捶了一下赵破奴的肩膀。

“阿青,你和破奴速度快,等下上桥,只管向前冲, 他们留给我和阿敖。破奴,和阿青配合,记住!”

赵破奴正试弓弦, 突然被捶,当场不满呲牙。

“阿信,不用这样。”卫青检查过刀刃, 收刀还鞘。又数过壶中箭矢,确认无误,方才站起身,一边收紧臂甲, 一边道, “对方人数虽然占优,你我四人联手照样能赢。”

“我知能赢。”赵信按住卫青, 单臂勾住赵破奴的脖子, 又朝公孙敖抬了抬下巴,“郎君特意点出我四人, 光是赢怎么能行。”

必须碾压!

让这些长安贵人子弟知晓, 人不可貌相, 小看对手更是要不得。粗心大意,轻视他人,必然要吃到教训。

四人之中,赵信年龄最大,说话向来有分量。其他三人互相看看,默默点头,都认为他所言在理。

这场比试,势必要赢得漂亮,才不会落郎君面子。

最简单的做法,就是狠狠收拾对方,让他们知道,边郡来的都是虎狼,态度不够端正,小命固然不会丢,却会被收拾得很惨,落得鼻青脸肿、灰头土脸。

“既然如此,计划可以改一改。”卫青压低声音,道,“等下过桥头,这样做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