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第227章

作者:大猫追月 标签: GL百合

  看着西五郡的生产如火如荼地开展,东四郡的百姓也眼馋得很,好在先前瞒报的土地被收上来之后全都分发下去了,分到土地的百姓也行动起来,还没有分到的,就申请迁户,前往西五郡,那儿的土地多,总能分到两三亩地。

  对于东四郡的乡绅地主,越王政府倒也没有步步紧逼,而是发动百姓开荒。

  倘若是现代,土地开发已经被应用到了极致,但彼时的沥州人口还不及现代的十分之一,尚还有荒地可开发。

  百姓开发荒地,三年之内免交地税。

  如此一来,老百姓各自有田,和乡绅地主的冲突也逐渐减少。

  但对于这些地主们来说,却不是个好事情。

  百姓要么自己有田有地,要么跑去参军,他们家中成千上万亩地由谁来种。

  这日茶馆里,一群乡绅聚在一起,面色凝重。

  为首的一人长叹了一口气道:“原以为越王会直接让军队逼着我们吐出土地,没想到直接来这一招。”

  “我们家两万亩地,往年几千人在土地上忙活着,自家留了几千亩,剩下的租出去,现在好了,百姓自己有田有地,也没人来租地,废除了贱籍,没有奴仆给咱们卖命,请人也请不到,等春季到了,要是还找不到人来种地,这土地可就得荒废了啊。”

  土地一荒废,官府就要收回去。

  这是越王政府明确下的命令,土地是养活人民的基本,不能荒废,有能力就种,没能力种就得放弃,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。

  “刘兄,不然咱们把地租降一降,老百姓尝到了利好,自然还是愿意回来种地。”

  “不知道张老板家的地租如今是怎么收的租,现在想降到多少?”另一人问道。

  那张老板支支吾吾道:“原先和大家伙一样,都是七三分,咱留七成,剩下三成留给佃户。”

  “老兄,七三分不成咯,百姓自家有田地,只需要交一成税上去,若是自家田地够吃,谁还来愿意给咱们种地挣那三成?”

  “七三不少了,往年还是八二呢。”

  “七三你就别想了,我见茂林县的许员外把地租降到了五五分成,也没百姓愿意来,你猜那些人怎么说,说他们要是有这把子力气还不如去投越王的军营,好歹一个月也能有五个大钱的军饷,就算不愿意去军营,还可以去海贸那边应聘当水手,眼下海贸风生水起,需要大批人,谁还愿意来看咱们的脸色。”

  在座几个老爷瞬间倒吸一口气,一个看着一个愁眉苦脸。

  “老兄,这可咋办?”

  “不知道啊,这可愁死我了。”

  “西门老兄,看着你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,莫非你已经有对策?”

  一旁那胖乎乎的中年人西门老兄被问道,呷了一口茶道:“我确实是有条出路。”

  “有何出路?快说来听听——”剩下几人全部围了上来。

  “越王政府不是在大力支持从商搞经济嘛,你们想想,以前哪个王朝不一个劲儿地打压着不让咱们老百姓走商,还把商户划分成了贱籍,还不是因为从商好挣钱,不给咱们挣这个钱的机会,可人越王不这样做,倒是鼓励百姓走商,咱们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赶紧规划,比起那一年产不了几个钱的田地,做买卖来钱可要快多。”

  西门老兄说着又道:“如今海贸发达,不管是往北边发扶余还是娄挹、高丽还是百济新罗,抑或倭国,近的还有夷州和朱崖洲,听说越王政府还筹备着要前往暹罗的船队,我前日看了下发的公告,其中就有一条,可用土地和政府换取船舱位,按次或年不等。”

  “嘶——还有这回事?不过这能成吗?”

  “这有何不成的,你们没看到?当时秋郡守的军队和辛宰的反军对峙,秋郡守一方的坐骑体型健美肌肉发达,都是从扶余和娄挹给运过来的,这些马匹就是越王拿珍珠绸缎和茶叶跟他们贸易来的。”

 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。

  “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,有越王的船队保障,不需要自己操心交通运输,只需要备货售卖即可,看着也不是不行。”

  “而且越王已经派人提前去和部分地区进行谈判了,都已经拟好货品清单,包括对方想要进货和咱们这边想出货的清单,不想自己开辟市场的,直接按着越王的单子上货也成。”

  “可我家里除了几万亩地,没有别的货可出口的,这可咋办。”其中一人哭丧着脸道。

  “你笨啊,越王的船运货出去,回来总不能空着回吧,你可以派人去那些国家地方看看,进一些咱们这边没有的东西来卖,在沥州卖也成,等要是越王把其他的地方也打下来,咱还能卖更多的地方,这不是也能赚钱吗?”

  “哎呀司马兄,还是你通透啊,你这么一说如同醍醐灌顶了。”

  “这么说来,这个越王也不全然是来要咱们的命。”

  “人家要咱们的命有什么好处,人家就是想要土地,只要给了土地,甭管你有多少身家银子,人家也看不上咱。”

  张老板点了点头,“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,只要不执着于土地,越王倒也不是那么可恶,对了西门老兄,那个拿船舱位的事你能不能帮我问问,在哪儿能订,改天我去瞅瞅。”

  “封乐码头就专门有个办事处,叫做海贸管理局,我认识一个朋友在里边做事,回头我介绍给你,你去了直接找他就行。”

  “哎呀,那就多谢司马老兄了。”

  “不客气不客气,有钱大家一起赚。”

  “行行行,今日算是来对了,走走走,今日去天香楼吃饭,我请,今日一醉方休。”

  “那我等就不客气了,走。”

  “一醉方休。”

  ……

  两天后,苏韵在府衙会客。

  来人上来就赶紧跪下磕头,胖乎乎的身子伏在地上,口中呼着:“见过越王陛下。”

  苏韵点头道:“免礼,赐座。”

  西门富贵躬身谢过,这才小心翼翼坐下,微微抬头,只见眼前女子年纪轻轻,身穿一袭华丽的紫色长袍,身姿挺拔,只是静静地坐着,那种威严的气质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散发出来,让人不敢有丝毫轻视。

  他赶紧敛回眼神。

  “封乐那边传来消息,这两日前往海贸局登记租订舱位现象火爆,已经都被预订到后年了,土地办那边也传来消息,多家地主愿意以地换舱,这几件事能有所进展,你功不可没。”

  西门富贵脸上堆笑,“一切都是陛下运筹帷幄,更是陛下愿意让利于民,商户看到挣钱的希望,这一切才迎刃而解,草民不过稍作引导,不敢居功。”

  苏韵笑了笑,“不必谦虚,我心里自有数。”

第205章 聚餐吃饭

  最近沥州九郡的百姓, 开始在有意识地传阅一份当地独有的邸报,叫做沥州日报。。

  是一份由越王政府牵头,百花报社负责编纂出版的邸报。

  以前的邸报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, 而如今的沥州日报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报纸,主要分四版, 含政府公告通知、时事、民生和娱乐等。

  政府公告方面涉及土地、分户和消除贱籍等通知及具体办事流程等,同时还有福隆钱庄免息贷款购置生产工具的公告, 以其海贸公司招聘水手的公告等。

  实事则包括沥州内外的消息, 比如益州有百姓起事的消息, 领头人是谁,有多少人参加起事,攻陷了哪些地方,最后结果如何;又如蓬县某木匠制造出一个方便运输的独轮工具, 被官府看重并高价购买进行生产;又如蝴蝶县某村民发现了一种新的植物果实, 可以用来代替粮食喂养禽畜, 被官府奖励一百两银子……

  至于民生, 越王朝廷宣布举行扫盲活动,每月会派□□下乡集中教学, 同时开展“一村一学堂”的教育普及活动,确保沥州百姓的孩子未来都有机会上学堂,并鼓励村里的读书人到沥州进修学习, 并承诺待学有所成包分配工作。

  而娱乐版就稍微轻松一些, 登报一些各地逸闻轶事,支持百姓积极投稿,可刊登诗歌、神话小说、小故事和时评等题材, 一旦刊登, 都会有稿费。

  邸报已经发行, 就席卷了整个沥州。

  而在这份邸报的宣传治下,最先行动起来的是扫盲和教育普及活动,百姓对此也是各有各的看法。

  “听说村里的童生要去沥州进修,越王把路费和食宿都包了,说进修回来了能去衙门找工作。”

  “前头那个姓辛的造反,西四郡的郡衙和县衙官吏因为支持他造反被悉数赶下台,各个衙门好多空缺都在招人,但第一个条件就是得识字。”

  “可惜啊,但凡我认得一百个大字,我也要去进修,看着别人找到好工作,真是眼馋得很。”

  “咱年纪大来不及咯,只能让家里小的去念书,将来也能多点机会。”

  “哪有银子念书啊,还不如在家帮忙做点事。”

  “你没听那念邸报的人说了吗,像咱们这些年纪大的就去上扫盲班,每个月会有□□下乡免费教,孩子们就去学堂上学,咱们村头眼下正在打地基那几间就是村里的学堂,越王出银子建的。”

  “是学堂呀,我还以为是祠堂。”

  “你呀你,天天就是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,没救了。”

  “可学堂的夫子要收束脩,咱还不是得给银子?”

  “不用,夫子的工钱都是越王官府发的,咱家孩子去学堂念书,一年只需交二十文钱的课本费,自家带饭,其他的就不用花什么银子了。”

  “呀,一年才二十文钱,那得送呀,眼下识字的去衙门或是作坊找工作,一个月都一两了,若是做得好,还不止这个数呢。”

  “可惜,我家没有男娃娃,不然我也送去。”

  “又一个耳聋的,都说女娃也上学,你们不知道吧,听说辅佐越王的人,有一半都是女人。”

  “竟有这回事,那我得送我家大丫和二丫上学去——”

  ……

  不只百姓爱传阅邸报,最近的商户们也爱人手一份。

  除了以上几个板块,沥州日报会附带登记着近期即将出海的船队,什么时候出海,要去哪个国家,还有多少个空舱,官府的货单还缺什么。

  商人们只要盯紧了这些,他们也能搭上海贸这条线。

  尤其最近海贸公司发出招商公告,要进五万匹的丝绸,惹得商家们四处打探。

  沥州不盛产丝绸,可扬州有,益州也有,只要组一支马队从桑农手中低价收购过来再卖掉,也能赚点差价不是?

  又听说船队要往暹罗方向,听说那边有一种叫做棉花的东西,从天竺传过来。

  据说这个叫棉花的东西,柔软、透气又保暖,而且还便宜,又容易加工。

  如今的大焱国,百姓的衣物主要是用动物皮毛、麻布、丝绸等制成,但动物皮毛不易获得,丝绸又贵,老百姓也穿不起,至于麻布,在舒适度和保暖性方面又太差了。

  若是能引进这个棉花,做成衣服棉被售卖,必定也是能大赚一笔。

  商人们心里的算盘是拨了个上上下下。

  苏韵等人也乐得见到这样的景象,遂命令出版社再另外出一份邸报,叫做沥州商报,专门刊登与商业有关的信息和公告,同时成立商部,苏韵亲自管理这个部门。

  早之前苏韵和秋梦期还构想过要如何像郑和下西洋那样,往印度甚至地中海方向出船,希望能引入一些亚洲地带所没有的物种,比如玉米、土豆、棉花、辣椒和南瓜等高产的作物,只是精力有限,一时候也组织不起人手。

  不过眼下刚把消息发布出去,商人就蠢蠢欲动。

  她们也不是说全倚靠这些商人就能把这些作物都弄回来,毕竟这些商人实力还没达到那样地步,还是得以国家名义来组织海贸等航海计划,不过有商人参与,她们只要提供船,提供舱位,提供保护,商人们就能发挥趋利的本质,想方设法搞到这些物种带回来。

  如果商人能把物种带回来,苏韵愿意再给他们一大笔银子作为奖励。

  只要这些利国利民的高产作物进入国内,谁带回来的还不一样。

  苏韵和秋梦期也发现,只要提供足够宽广的平台,舍得让出部分利益,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无法解决的问题,都能迎刃而解。

  ……

  赵蕊来沥州,几人聚一起吃饭。

  吃饭的地方在天香楼的分店。

  虽说苏韵对外宣称是越王,可几人底下该是怎样处还是怎样处,不过当着秋苏二人的面,其他人还是稍微有一点拘束,玩笑还是开,但也不能拿这两位开。

上一篇:公主的小傻子驸马

下一篇:返回列表